"美感設計+好玩的設計"讓公部門商品脫胎換骨
近幾年來,一些政府機關在創意與行銷方面的表現愈來愈令人激賞。
林務局在11月舉辦了《鄒的植物書》新書發表會,知識性、設計感、與文化內涵兼具讓這本政府出版品甫上市便銷售一空。眾人敲碗力促林務局再版之際,衍生商品【《鄒的植物》撲克牌】已經準備要在12月下旬上架了。
一張撲克牌搭載一株對鄒族文化深具意義的植物,玩牌的時候可以順便增進植物知識;小小一盒帶到戶外,則是精美實用的台灣原生植物圖鑑。透過美感設計與帶有遊戲感的載具(撲克牌),嚴肅的主題變得有趣又可親,植物知識與原住民文化成功走進了社會大眾的生活。
說到這裡,大家覺得【《鄒的植物》撲克牌】是一種「遊戲化設計」嗎?嚴格說起來,所謂的「遊戲化」並沒有一錘定音的定義,但除了維基百科上的解釋-「遊戲化是指一種在非遊戲的領域中,採用遊戲設計元素和遊戲機制,使當局者能用以解決問題並增進當局者的貢獻力。」-之外,英國遊戲化專家Andrzej Marczewski所提出的「類遊戲活動分類象限」也頗值得參考。
Marczewski以「是否在『玩遊戲』」為X軸、「是否帶有樂趣以外的目的性」為Y軸,將帶有遊戲元素的活動分為四類,分別是:
1. 嚴肅遊戲(在玩遊戲 + 帶有樂趣以外的目的性)
2. 遊戲化(不是在玩遊戲 + 帶有樂趣以外的目的性)
3. 好玩的設計(不是在玩遊戲 + 不帶有樂趣以外的目的性)
4. 遊戲(在玩遊戲 + 不帶有樂趣以外的目的性)
那麼,【《鄒的植物》撲克牌】應該落在哪一種類別呢?
事實上,Marczewski在提出這個分類法的同時也強調,許多類遊戲活動沒有辦法被明確歸在某一象限,應用者不要囿於所謂的定義,而應該視情境、問題選擇搭配適合的活動,創造出理想的問題解決方案。(原文出處)
話說【《鄒的植物》撲克牌】12月下旬開賣,到時候應該要去搶訂個三套-一套是撲克牌,一套是隨身植物圖鑑,另外一套要留起來好好收藏。(說到收藏,讓我想到我們曾經分享的日本青森縣的【筋肉漁師卡】,不知道已經釋出到第幾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