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我決定論談內在動機的啟動
根據由心理學家Richard Ryan和Ed Deci的「認知評價理論」所發展出來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人類的成長與改變來自於三項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分別是:
勝任感(Competence):
源自於早期人類必須快速適應各種環境的生存需求。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當人們愈是清楚知道自己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就愈會有成就感並積極投入。
自主感(Autonomy):
源自於掌握自己命運、不受外力支配的渴望。人們喜歡自己做出決定,希望擁有主導權。自我決定做出的改變才會是真實的改變。關連感(Relatedness):
源自於形成可信任的互助團體的需求。人們希望能與他人建立情感上的親密關係,獲得歸屬感與認同感。
當這三項基本心理需求被滿足之後,內在動機就會變得更為強大。也因此,在進行活動或任務設計時,若能從以上三點思考是否滿足參與者的需求,自然有機會吸引參與者積極投入。
以下我們就以廣受在家健身者喜愛的App《Nike Training Club》為例,和大家一起看看這個app是如何驅動無數自我鍛(ㄓㄜˊ)鍊(ㄇㄛˊ)者在健身之路上持續前進。
勝任感:利用統計數字、里程碑、徽章等設計讓使用者清楚掌握自己的能力與表現。(圖一、圖二、圖三)
(圖一)
(圖二)
(圖三)
自主感:提供因應各種情境、需求的訓練組合,使用者可任意選擇。(圖四、圖五)
(圖四)
(圖五)
關連感:鼓勵使用者分享自己的健身成就至社群平台,邀請朋友一同加入健身挑戰。(圖六、圖七)
(圖六)
(圖七)
在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充斥著許多看似乏味、卻又不得不為之的活動。如果能從以上三點著手滿足參與者(或被迫參與者)的心理需求,同樣也有機會啟動參與者的內在動機,讓參與者積極投入。
你在工作上或生活上是否也有透過建立「勝任感、自主感、關連感」而創造出自己或他人願意積極投入活動的經驗?歡迎你與我們分享。我們也會在日後的貼文中陸續將精彩的案例介紹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