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用「精實畫布」(Lean Canvas),而不是「商業模式畫布」(Business Model Canvas)?

如果要評估新創事業或創新專案的可行性,或是就計畫進行改善,「精實畫布」(Lean Canvas)是很有效的工具。然而為什麼使用的是「精實畫布」而非「商業模式畫布」(Business Model Canvas)呢?你是否曾經比較過兩種畫布的不同,並且思考為何有此差異?

新創事業或創新專案具有充滿風險與不確定的特性,「精實畫布」正是因應這種特性而自「商業模式畫布」改作的。Lean Canvas的創作者Ash Maurya認為新創事業或創新專案:
🔘首要應著眼於「目標客群」與目標客群所需解決的「#問題」(Problem);
🔘一旦問題被徹底了解之後,「#解決方案」(Solution)便呼之欲出;
🔘為了讓充滿不確定性的計畫專注在正確的目標與方向上,需要定義出可度量的「#關鍵指標」(Key Metrics)做為計畫依循的根據;
🔘而若為了確保新創事業或創新專案能不被後起者模仿而失去競爭力,「#不公平的競爭優勢」(Unfair Advantage)就成為創新團隊必要考量的要素之一。

經過取捨後,Ash Maurya捨棄了原有在「商業模式畫布」上的「關鍵活動」(Key Activities)、「關鍵資源」(Key Resources)、「顧客關係」(Customer Relationship)、與「關鍵合作夥伴」(Key Partners)。他的考量在於
🔘「關鍵活動」與「關鍵資源」較無法呈現新創事業或創新專案執行者必須面對處理的「風險」,而更像是提供外部人士了解計畫狀況的陳述。
🔘對於新創事業來說,「走向顧客的方法」比「顧客關係」來得更為重要,而這部份應該更適合放在「通路」(Channel)的項目下處理。
🔘「關鍵合作夥伴」的重要性在事業發展漸趨成熟時會逐漸提昇,但同樣的,這並不是在新創專案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的時候就必要考量的因素。

我們在同一張圖上標示出「精實畫布」與「商業模式畫布」的不同,幫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兩者思維的差異。對於 #投入新創事業#創新專案#希望具有創業家思維 的人來說,「精實畫布」會更貼近現實環境的需求。

Ash Maurya談他在改作「精實畫布」時所作的取捨:連結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